新闻动态
全球十大航空公司各自战斗机代表作
发布日期:2025-08-22 00:21    点击次数:96

成飞集团:

作为当前全球最主要的战斗机生产商之一,成飞的FC-1、歼-10和歼-20各自在低、中、高档战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中歼-20是当前已经服役的战斗机中性能最为优异的机型,歼-10C则是仅有的对“四代半”战机同代战机具有实战战绩的机型。考虑到成飞与成都飞机设计所联合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已经首飞,该集团未来仍将引领战斗机的发展方向。

沈飞集团:

沈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战斗机生产机构,其生产的歼-8系列是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制造的超音速战斗机。在获得苏-27的生产资质后,沈飞以其为基础进行技术升级,先后投产了歼-11、歼-15和歼-16,比起本厂的设计在技术水平上更胜一筹,特别是歼-16是当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四代半”战斗机。而歼-35的投产,使沈飞成为具有第五代战斗机生产能力的航空工业企业,六代机的首飞则让沈飞继续在全球战斗机生产企业中保持龙头地位。

洛克希德·马丁:

洛马的军机部门由原洛克希德和原通用动力军机分部(以及更早的康维尔)合并而来,前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F-104“星”,后者则以F-111战斗轰炸机著称。两者合并前,通用动力完成了F-16的设计并投产,合并后洛马继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成为目前最成功的第四代战斗机。

波音/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波音的军机部门继承自合并前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而说起麦道的经典机型,自然是承包了美国空军两代主力的F-4“鬼怪”和F-15“鹰”。这两种重型战斗机是美式作战飞机的典型代表,与同代其他机型相比在航程和载弹量指标上比较突出,升级余地也比较大。

苏霍伊航空军工联合体:

毫无疑问,苏-27是当代战斗机的设计典范之一。这种体型庞大却十分灵活的战斗机真正做到了作为飞行平台和作为武器平台的统一,其超群的过失速机动性令人印象深刻,而该机众多的改进型号也充分证明了其在平台设计上的优秀和旺盛的生命力。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苏联时代的米格设计局曾风光无二,从米格-15时代开始的垄断地位难以动摇,米格-21的全球扩散让米格战斗机成为苏联武器的代名词,米格-25则塑造了高空高速的不朽传奇。然而,到米格-29时代,这种辉煌随着苏联解体戛然而止,米格-29不但未能米格如同苏霍伊一样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反而在实战中屡次折戟沉沙,最终米格公司也难逃难以为继的命运。

达索公司:

达索是法国最主要的航空工业企业,也是法国空军最主要的供应商,其最著名的产品莫过于“幻影”系列战机。从“幻影”Ⅲ到“幻影”4000,达索在战斗机领域展现了其鲜明且极具辨识度的设计风格,使得“幻影”几乎成为三角翼飞机的代表。而“阵风”战斗机则是当前为数不多的陆海通用型战机,尽管其战绩不尽人意,但仍然体现了达索深厚的设计功底。

BAE(英国航空航天公司):

尽管当前BAE已经基本退出作战飞机设计的“一线”行列,但在冷战时期其成就不可谓不深厚。BAE曾经参与过“狂风”战斗轰炸机的设计,而该公司设计的EAP技术验证机,则是“台风”战斗机的直接前身,并也参与了“台风”战斗机的研发。

萨伯集团:

萨伯集团是瑞典航空工业的“独苗”,其研制的J-35“龙”、JA-37“雷”、JAS-39“鹰狮”三款战斗机不仅是瑞典空军自冷战时代至今的三代主力机型,同时也向多个国家推销出口。尤其是JAS-39,作为唯二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第四代轻型战斗机,该机已经是多个国家空军的主力机型。

IAI(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

IAI的战斗机包括“幼狮(Kfir)”和“狮(Lavi)”。前者以“幻影”5为基础,通过换装J79发动机、改换性能更好的机载设备、适配种类更多的机载武器和增设鸭翼等手段实现比“幻影”3/5系列更好的作战能力。后者则是第一款由亚洲国家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虽然未能投产装备,但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能研制具有如此水平的战斗机仍属不易。